人們日常的基本生活條件,除了吃、穿,就是住。建材工業,擔負著為八億人民住房提供建筑材料的任務,還擔負著為工農業基本建設和國防建設提供建筑材料的任務,擔負著為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工業提供非金屬材料的任務,服務的范圍很廣。國民經濟的發展,國防建設的加強,廣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求建材工業有一個較大的發展。在建筑材料和非金屬礦產品中,如水泥制品、玻璃纖維、玻璃鋼、鑄石等,都具有特殊的優異性能,在很多方面可以代替鋼鐵、木材、棉麻絲毛等物資。建材產品增產,就可以代替更多的鋼鐵、木材等物資,用在社會主義建設更需要的地方。建材工業生產搞好了,各行各業歡迎,工人歡迎,農民歡迎,全國人民都歡迎。
英明領袖華主席在黨的十一大政治報告中指出:要“大力加快基礎工業的發展,集中力量打幾個高速度發展基礎工業的殲滅戰”。建材工業屬于原材料工業,它所包括的建筑材料和非金屬礦工業,都是基礎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材工業上不去,要拖基本建設和整個社會主義建設的后腿。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打好發展建材工業這一仗。
“四人幫”是一幫禍國殃民的害人蟲,群眾歡迎的,他們破壞,群眾需要的,他們反對。“四人幫”及其死黨肆意破壞建材工業的發展。仿佛人們生活,可以不住房子;辦工廠、搞農田基本建設,可以不要建筑材料。流毒所及,使一些同志產生了“建材工業無關大局”的思想,以致有些地方放松了領導,忽視了建材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建材工業產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需要,供需矛盾突出,成了國民經濟的一個薄弱環節。為了多快好省地發展建材工業生產,必須深揭狠批“四人幫”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進一步分清路線是非,搞好企業的整頓,打擊資本主義勢力,把產、供、銷切實管起來。
當前,建材工業機械化程度和技術水平還比較低,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要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分析方法,認真分析本地區、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積極揭露矛盾,解決矛盾,使困難向順利轉化。建材戰線學大慶的先進典型哈爾濱水泥廠,本來是一個設備陳舊、技術落后的老廠。近十一年來,年年提前超額完成國家計劃,產量一躍再躍,面貌一變再變。如果水泥行業都象這個廠一樣發展,我國水泥產量在三、五年內,就可以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哈爾濱水泥廠經驗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發揚大慶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利用老設備,創造新水平。我們的國家這樣大,人口這樣多,要建設大量的工廠、礦山、學校和住宅,需要非常多的建筑材料,而且要質量好,品種多。建材工業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靠什么?就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發動群眾,大搞技術革新。在建材戰線深入開展學大慶、趕哈爾濱水泥廠的群眾運動中,只要象哈爾濱水泥廠那樣,信心百倍,革命加拚命,苦干加巧干,加強科學實驗,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就一定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贏得建材工業發展的高速度。
建材產品數量多、重量大,不適宜長途運輸。各地要從發展國民經濟這個全局出發,根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近使用的原則,統籌安排,逐步建成品種比較齊全、基本能滿足本地區需要的建材工業體系。
發展建材工業是全黨的事業,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歷來十分重視。我們一定要克服“建材工業無關大局”的思想,把加快建材工業的發展,列入黨委議事日程,健全和加強建材工業管理機構。建材職工勞動條件比較艱苦,領導部門要根據需要和可能條件,積極采取措施,辦好集體福利事業,逐步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
最近召開的全國建材工業學大慶會議提出,要以大慶為榜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大幅度增加各種建材和非金屬礦產品的生產,保證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需要。建材戰線的職工同志們,讓我們胸懷遠大目標,加倍努力工作,高速度高質量地把建材工業搞上去。
(摘自1977年9月22日《人民日報》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