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同嚴重的干旱進行了頑強、持久的斗爭,預計全年的糧食總產量仍然高于去年。這個成績得來不易。現在,秋糧已經陸續登場,抓緊時機,努力完成和超額完成糧食征購任務,使國家掌握必需的糧食,有利于發展安定團結的大好形勢,有利于加快四個現代化的步伐,也有利于安排好市場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它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認真貫徹執行黨關于糧食工作的方針政策,是做好糧食工作的依據。各級糧食部門一定要在地方黨委的統一領導下,正確地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總結多年來糧食工作正反兩面的經驗,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思想水平,切實轉變干部的作風,調動社隊交售糧食的積極性。
糧食工作做得好不好,不僅要看完成國家征購任務的情況,而且要看社員口糧和種籽、飼料的安排,以及社隊集體糧食儲備是否得當。我們既要盡一切努力完成和超額完成糧食征購任務,又要搞好社員的口糧分配,也就是實行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兼顧的原則。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是有過教訓的。例如,有的地方在征購中,只強調了完成征購任務的一面,忽略了社員口糧安排的一面,從現象上看,征購任務暫時完成了,但群眾口糧安排并沒有真正落實,轉過年來又不得不大批返銷糧食。試想,如果因購過頭糧而使群眾口糧安排不能落實,那怎么談得上關心群眾生活,怎么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擴大再生產呢?購過頭糧還必然加大糧食部門的費用,造成經營上的虧損和浪費;這種搞浮夸,騙人騙己,圖虛名,惹實禍的蠢事,再也不要干了。我們一定要從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兼顧的原則出發,發揚黨的實事求是的光榮傳統,認真轉變工作作風,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區別不同情況,合理地確定征購任務。決不能搞高估產,高征購;決不能不加區別地一刀切,搞平均主義。只有實事求是地把工作做好做細,才能真正做到不購過頭糧;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完成和超額完成糧食征購任務,才是穩固可靠的。對低產缺糧地區和災區社員口糧標準過低的,在確定征購任務時,給予適當照顧,有利于安排這些地區社員的生活,有利于這些地區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我們要認真實行以豐補歉的原則。我們這樣大的國家,年年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自然災害,農業生產必然出現有豐有歉的情況,因此,實行以豐補歉的原則,是國家平衡購銷的一項重要措施。那個地區增產,那個地區就要多購一些;那個品種增產,那個品種就要多購一些;那個季節增產,那個季節就要多購一些。今年,全國豐歉的情況極不平衡,這就增加了糧食征購工作的艱巨性。我國農民在黨的領導下,為了保證歷次革命戰爭的勝利,為了支援社會主義建設,總是踴躍地把曬干揚凈的糧食賣給國家,收成較好地區的人民群眾為此更是作出過巨大的貢獻。可以相信,今年收成較好的地區一定會從國家的整體利益出發,多賣余糧給國家,以增強國家支援災區的實力。各級黨委都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把災區人民的英勇斗爭以及他們的困難告訴全國人民,特別是豐收地區的人民群眾。這樣的宣傳不僅可以鼓舞災區人民的斗志,而且有利于動員豐收地區踴躍售糧,以豐補歉,支援國家,支援災區。
抓好計劃用糧,節約用糧,是做好糧食工作的重要一環。目前,我國的糧食情況是不寬裕的。要改變這種狀況,從根本上來說,是要從政策上、財力物力上和技術上采取有力措施,加速發展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生產。從目前來說,就必須嚴格實行計劃用糧、節約用糧的方針,堅決壓縮不合理的糧食銷量。我們的市場供應也要從這個前提出發,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作適當的改善。今年以來,由于各級黨委的重視和糧食部門廣大職工的努力,上半年在壓縮不合理銷量和扭虧增盈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還要進一步整頓糧食銷售,改進經營管理,嚴格各項制度,堵塞糧食供應上的漏洞,進一步搞好扭虧增盈。各行各業都應當積極配合,為壓縮不合理的糧食銷量,為搞好計劃用糧和節約用糧作出新的貢獻。
(選自1978年11月21日《人民日報》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