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委和哈爾濱市委今年辦了一件很得人心的事。他們集中一支施工隊伍,拿出一批資金、材料,對“三十六棚”和“十八拐”這兩個居住條件最差的地區進行改造,為群眾興建新的住宅,首批工程已經竣工。居民們春天搬出破爛簡陋的舊房子,國慶節前就歡天喜地遷入了敞亮的新樓房。各地黨委如果都象他們這樣,滿腔熱情、雷厲風行、切切實實地去抓好城市建設工作,把和廣大群眾密切相關的宿舍、交通、通訊、醫院、學校、商業網點、供水、排水等市政建設和服務性設施安排好,建設好,使廣大職工群眾免除后顧之憂,專心致志地大干社會主義建設,這是多么好的事啊!
為了在本世紀內實現四個現代化,全國將進行空前規模的基本建設。成千上萬的廠礦企業要新建擴建,老城市的生產將有很大發展,一批新的工業城鎮將興建起來。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必須及時搞好,才能適應國民經濟高速度發展的需要。可是,在林彪、“四人幫”多年的干擾破壞下,城市建設問題成堆,欠賬很多。如不抓緊解決,勢必拖四個現代化的后腿。
城市建設欠賬多,主要表現在職工住宅和市政公用設施拉下了相當大的缺口。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和國務院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多次指示解決辦法,并對資金、材料、施工力量的安排作了具體規定。現在,能不能較快地把這個缺口補起來,主要就看省、市、自治區黨委和有關部門是否真正重視這件工作,把它當作一樁大事去抓。
毛主席早在五十年代就曾指出,在建設中不能光注意“骨頭”,不注意“肉”,廠房、機器設備等搞起來了,而市政建設和服務性的設施沒有相應地搞起來,就會有很大問題。多年的實踐也證明,城市住房建設,供水、排水、公共交通等市政工程和公用事業,既是生產的必要條件,又是生活的必要因素,缺了,群眾就要吃苦頭,生產就會受影響。不僅象道路失修,水源不足,會直接影響生產,而且象無房缺房、吃水困難等等,使職工休息不好,后顧之憂重重,怎么能集中精力搞好生產呢?因此,只有“骨頭”沒有“肉”,再多的廠房和機器設備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骨頭”和“肉”保持協調的比例關系,是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基本建設中必須遵守的客觀規律。前些年,不少城市的市政建設和服務性設施,舊的失修,新的沒建,“骨頭”和“肉”的比例失調,至今還是工交戰線大干快上的一個障礙。要保證國民經濟高速度發展,我們就得切實加強住宅和市政公用設施的維修和新建工作,把老賬盡快還清,并對新建工業項目實行“骨頭”和“肉”配套建設,不要再欠新賬。
盡快補起住宅和市政公用設施的缺口,已經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要補起這個缺口,需要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把生產搞上去。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才能擴大建設規模,發展各項事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但就領導機關來說,如果對這個問題漠不關心,遲遲不去解決,那就會引起群眾的不滿,影響黨和群眾的關系。為大多數人謀利益,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背離了這個宗旨,就不是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象某些領導人那樣,只是熱衷于建樓堂館所、“長官樓”、“書記院”,對自己兒孫的事情都周到地考慮到了,對群眾衣、食、住、行等切身生活問題卻不聞不問,能解決的也不去解決,這是十足的官僚主義者,到頭來必然遭到群眾的唾棄。一些受到群眾擁護的地方領導同志,都是滿腔熱情地關心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他們抓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的事跡,許多已經人口皆碑,傳為佳話。各級領導干部都應當處處想著群眾,做群眾的貼心人。比如在城市住宅的建設方面,既要抓好管理,降低造價,又要為群眾著想,更多地考慮住戶的方便。設計要力求布局合理,住起來更適用一些,質量一定要搞好一些,在可能條件下還要注意把房子裝修得美觀一些。
要搞好城市建設,就得切實加強城市規劃工作。制定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計劃,是城市各項建設工程設計和管理的依據。只有做好城市規劃并認真實施,才能把城市建設得合理、美觀,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各個城市,包括新建城鎮,都要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各地區的具體條件,認真編制和修訂城市的總體規劃、近期規劃和詳細規劃。搞城市規劃,要注意從長遠著眼,從近處著手,抓緊時間,分期分批實現。還要注意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缺什么補什么,該建的建,該補的補,該控制的要控制,不能千篇一律。目前,有些地方由于黨委抓得不緊,技術力量薄弱,城市規劃工作進展緩慢。各地應當采取切實措施,首先把大中城市和重點建設的小城鎮的規劃盡快搞出來。
在城市管理方面,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規章制度,并且嚴格執行。不論市屬單位還是部屬、省屬單位或外地派駐機構,包括黨政軍機關在內,凡屬工程建設等事宜,都應服從所在城市城建部門的統一管理。市委領導也應傾聽和尊重城建部門的意見。有些選點不當,造成污染等問題的工程,就是不尊重科學,不尊重群眾意見,單憑“書記點頭”所造成的。
防治污染,保護環境,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在一些風景區,工業污染正在破壞祖國的大好河山;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區,污染嚴重的工廠正在危害人民群眾的健康。這樣的工廠企業不管它們生產多少東西,也是功不抵過,得不償失。凡屬有害環境的企業,都要積極治理或調整。為害嚴重的,有關地區和部門應制訂具體措施,限期解決。少數確實不能解決的,堅決停產或轉產。新建企業要嚴格執行關于污染治理工程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規定,不能馬虎敷衍。
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需要加強黨的領導。要健全機構,專人負責。對搞得好的要表揚、獎勵,壞的要批評、懲辦。總之,要把各方面力量調動起來,以深入揭批“四人幫”為綱,把城市整頓好,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讓所有城市都逐步建設成為適應四個現代化需要的社會主義新型城市!
(選自1978年11月27日《人民日報》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