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在线观-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www.国产福利|www.xfjewelry.com

華國鋒紀念網 > 歷史文獻

人民日報社論:切實保障人民公社的所有權和自主權

1979-01-24來源:人民日報編輯:

我們黨和國家把工作重心轉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面臨的首要任務是集中精力加快發展農業生產,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大幅度提高生產力,使農林牧副漁全面興旺發達。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靠各行各業齊心協力來實現,主要靠農村人民公社擔當起來。

我國的農村人民公社,是勞動農民集體所有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創立二十年來,依靠幾億農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取得了改造農業基本條件、發展農業生產、壯大集體經濟的成果。與公社化以前相比,全國農田的灌溉面積擴大百分之六十多,高產穩產田約占總耕地的三分之一;糧食作物總產量有所增加,經濟作物和多種經營都有所發展,社隊企業也普遍興辦起來。農村人民公社為保障社會主義建設和城鄉人民生活的需要,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從我國農業的現狀來看,農村生產力仍然處在主要靠手工操作的落后水平,勞動生產率和商品率低,發展速度慢,而且地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農林牧副漁各業也遠未全面發展。農村經濟不活躍、不充裕,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很薄弱。有些地方農業生產長期停滯不前,農民的口糧很緊,收入很少。這是林彪、“四人幫”的干擾破壞造成的嚴重后果,也有我們過去工作中的共產風、浮夸風、高征購、瞎指揮等缺點錯誤的影響。近十年來,林彪、“四人幫”一伙推行極左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煽動“用專政辦法辦農業”,鼓吹“種田為革命,不要工分也可以”,大批“唯生產力論”,到處“堵資本主義路”、“割資本主義尾巴”,等等,把人民公社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經營管理制度搞亂了。集體經濟的所有權和自主權失去了保障,農民從事經濟活動的天地越來越小,農民的切身利益大受損害,積極性受到很大的挫傷。

因此,要集中精力加快發展農業生產,就得盡快地撥亂反正,正確執行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黨的農業政策和農村經濟政策,修改和糾正那些不利于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不利于發展農業生產力的錯誤政策。這里首先而最為重要的是,從充分調動幾億農民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出發,切實保障農村人民公社的所有權和自主權。人民公社利用自己所有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發展生產,創造財富,對于農民個人、集體和國家,都是必需和有利的。必須維護它的所有權和自主權,使生產勞動和切身權益緊密結合起來,隨著生產的發展逐步改善生活,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為離開了一定的物質利益和政治權利,任何階級的積極性都不可能自然地產生,甚至連階級本身的存在和發展也大成問題。這是早為事實所證明了的客觀規律,任何時候都違反不得,否則必然受到懲罰。我國農業的落后現狀,正是這種懲罰的具體表現,很值得引以為戒。

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之間,集體所有制相互之間,大集體與小集體之間,必須堅持商品交換的關系,在國家統一計劃指導下,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則,實行等價交換。集體所有制的人力、物力、財力,應當受到國家法律的切實保護,絕對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無償調撥和任意占有。可是,這些年來,在林彪、“四人幫”極左思潮的影響下,法制觀念和政策觀念日趨淡薄,有的地方、有的行業不看現實的可能條件,搞這樣那樣的“大辦”,無償平調人民公社的勞力、物資和產品,克扣國家撥給農村的事業費,轉嫁不合理的負擔于農民;有的地方自立錯誤的“土政策”,征購過頭糧,壓級壓價收購和硬性派購農副產品,不講等價交換原則,不給農民改善生活留有余地;有的支農工業品價高質差,零配件短缺,使農民吃虧受害。這一切都是對集體所有制權利的侵犯,是對農民的直接和間接的無償剝奪。

毛澤東同志早就講得很清楚,不能剝奪勞動者,只能剝奪剝削者。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我們對于民族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尚且實行贖買政策,對于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怎么可以無償占有呢?無償占有別人勞動是不許可的。今天,我們要盡快把農業搞上去,一定要認真實行這條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維護國家法律和黨的政策的嚴肅性,杜絕一平二調、轉嫁負擔、坑農害農的現象;過去平調的要盡可能地給予退賠,取信于農民。

尊重和保障人民公社的所有權和自主權,特別要切實維護生產隊的權益。我國的絕大多數農村人民公社,仍然實行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三級所有制。“三級所有,隊為基礎”,這是由農村生產力現有的發展水平所決定的,也是跟農民的覺悟程度相適應的。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接受國家計劃指導的前提下,人民公社的各級基本核算單位,不但具有對自己的勞力、土地、牲畜、機械、資金、產品和物資的所有權,而且有權因時因地制宜進行種植,有權決定增產措施,有權決定經營管理方法,有權分配自己的產品和現金,有權抵制任何領導機關和領導人的瞎指揮。這樣使所有權和使用權統一起來,生產權和分配權統一起來,“四權”都統一于基本核算單位,符合發展生產力的需要,有利于切實按照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辦事,有利于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利于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的相對穩定并為向前發展創造條件。

這里亟需注意的是防止和糾正平均主義與過分集中的傾向。人民公社化第二年,毛澤東同志就指出了這一點。所謂平均主義傾向,就是否認各個生產隊和社員個人的收入應當有差別,否認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社會主義原則。所謂過分集中傾向,就是否認生產隊的所有制,否認生產隊應有的權利,任意把生產隊的勞力和財產上調到公社來。這兩種傾向,都包含有否認價值法則、否認等價交換的思想在內。毛澤東同志這番深刻的闡述,對于那種熱衷“政治評分”,一味頌“窮”,大肆貶“富”,急于搞“窮過渡”的思想和行為,無疑是切中要害的批評,應該清醒地記取在心。

為了切實保障農村人民公社的所有權和自主權,必須徹底改變那種黨政不分、以黨代政,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現象。各級黨委必須認真抓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落實,切實抓好加快農業發展和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大政方針,同時做好對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保證經濟任務的完成。

各級行政機關對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單位的生產建設,要實行計劃指導,但不得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強制執行,應該允許他們有因時因地制宜進行生產建設的自主權。業務部門和科研機構指導社隊科學種田,要力求切合當地條件,而且必須遵守群眾自愿的原則,廣泛采用典型示范方法。國家各部門在農村舉辦各種企業事業,除了國家有法律法令規定的以外,不能給集體和社員增加任何負擔,不準在國家計劃以外抽調農村勞動力;計劃內抽調的合同工、臨時工,要簽訂合同,付給合理的報酬。總之,一定要加強對農業的合乎客觀實際的領導,切實按照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辦事,按照群眾利益和民主方法辦事。誰要是濫用行政命令,亂搞瞎指揮,造成了嚴重后果,誰就應承擔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

農村人民公社內部,同樣要充分尊重和切實保障基本核算單位的所有權和自主權,不能搞平調,不能亂干涉。上級對下級的工作,不能強迫命令、包辦代替,要注意充分發揮下級的主動性。要實行民主辦社、勤儉辦社,經濟要搞核算,財務帳目要定期公開,干部由社員選舉和撤換。要充分肯定大集體下的小自由,支持社員種好自留地、搞好正當的家庭副業、搞好集市貿易,以補充集體經濟產品之不足,把農村經濟搞得活躍起來,農民生活逐步富裕起來。

充分尊重和切實保障農村人民公社的所有權和自主權,歸根到底就是保護農村的生產力,并促進其發展壯大。我們只要在思想上不斷加強對農民的社會主義教育,在經濟上充分關心他們的物質利益,在政治上切實保障他們的民主權利,廣大農民得到休養生息,集體經濟經過恢復發展,當家作主的主動精神和搞好生產的巨大積極性定會高漲起來,全力以赴地轉向現代化建設,逐步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選自1979年1月24日《人民日報》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