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工業是關系人民吃、穿、用的部門。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購買力將有很大的提高。輕工業要拿出質量好、花色品種對路、數量更多的產品來,才能適應群眾的需要。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由國外引進新技術,國家需要大量的外匯和建設資金。輕工業投資少、收效快、積累多,擴大出口的門路廣,用匯少,換匯多,在這方面必須作出更大的貢獻。農業、重工業、國防建設和文化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也要求輕工業提供更多的優質配套產品。這都說明,加快輕工業的發展,十分迫切,十分需要。
為了使輕工業發展得快,輕工業部門響應三中全會的號召,堅決把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輕工業行業多,企業多,生產周期短,應該比其他部門轉得快,轉得好,早轉出成績來。由于林彪、“四人幫”的長期破壞,目前輕工業存在的問題是不少的,產品質量不好,數量不足,花色品種少,不少產品是多年“一貫制”,很少更新;生產設備落后,經濟技術管理水平不高,勞動生產率低。這種狀況如不迅速改變,國內市場需要難以滿足,將會影響人民的需求,影響建設資金的積累;在國際市場上由于缺乏競爭能力,不能擴大出口,甚至有被擠出的可能。我們應當正視這種現狀,加快輕工業現代化的步伐。
輕工業部門轉移工作的著重點,應當結合自己的特點,先從幾個方面做好工作。輕工業產品涉及千家萬戶,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搞好產品質量十分重要。過去一個時期,由于產品少,供不應求,掩蓋了產品質量低的問題。現在,輕工業部門必須從過去著重抓產量、產值轉到著重抓質量、品種上來,在提高產品質量、發展新的品種上狠下功夫。各個企業之間,要有互相比賽、競爭的精神,在企業之間,實行質量好壞一個樣,品種新舊一個樣,盈利虧損一個樣,消耗多少一個樣的作法,是不利于生產發展的。在全民所有制(或集體所有制)的條件下,在國家統一計劃的指導下,企業之間應該允許互相競爭,沒有競爭就會變成一潭死水。在競爭過程中,淘汰極少數產品低劣、群眾不滿意、拖四個現代化后腿的企業,有什么不好呢?這是鼓勵先進,反對落后。我們不能讓極少數經營虧損的企業,長期躺在國家身上,吃社會主義大鍋飯。
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從國外引進新技術,這是實現輕工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輕工業引進新技術,花費外匯少,投資見效快,償付能力強,外匯收入多,應該大膽地辦。這不僅有助于提高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而且可以發揮以輕養重,以快養慢的作用。當然,輕工業行業多,不可能所有行業統統引進成套設備,齊頭并進,而應該通過來料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合作生產、合作辦廠等多種形式,根據實際需要,引進生產線、單機或技術專利。輕工業引進新技術,一定要注意同老廠的技術改造、技術培訓、科學研究很好地結合起來,加以消化和發展、提高。
我國手工業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都享有較高的聲譽,不僅現在,即使將來也不可少。在工作著重點轉移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進一步落實黨對手工業的各項方針政策,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無論如何不能因為強調實現現代化,而把手工業搞掉。不要忘記,手工業產品的最大特點,就是因為它有精湛的手工藝。
要使輕工業有較快的發展,不僅輕工業部門的廣大職工要作極大的努力,還要有外部條件的配合,要有各方面的支援。大家知道,輕工業對國家的貢獻是很大的。以一九七七年為例,它提供的積累,占全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點一,它換回的外匯,占整個外貿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二。可是,我國輕重工業的投資比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大致是一比八,那時市場供應的輕工業品是比較充裕的。一九五六年,毛澤東同志研究了國內外的經驗,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要適當提高輕工業投資的比重。但是,這個問題并沒有解決,現在輕工業的投資比重反而下降了。應當說,輕工業這條腿是短的。我們應當為此大聲疾呼。我們要從總的方針上來一個調整,先搞那些容易搞,上得快,能賺錢的。
在物資供應上,要照顧到輕工業生產和建設的需要。現在,有些地方對輕工業口頭上是“不擠不讓”,思想上是“可擠可讓”,實際上是“又擠又讓”。電少了,首先擠輕工業;必要的物資有了缺口,也多是留給輕工業。輕工業消耗的燃料、電力、原材料占整個工業的消耗比重其實很少,只要重工業節約一點,就可以為輕工業解決很大問題。
輕工業產品絕大部分是消費品,同商業的關系十分密切。溝通生產和流通之間的渠道,商業工作十分重要,搞好了,就能促進生產,指導消費,發揮紐帶和橋梁作用;搞不好,就可能把生產和消費隔離開,妨礙生產,影響消費。這就需要很好地把計劃經濟同市場需要結合起來,用計劃經濟來調節市場,用市場需要來補充計劃;還要很好地把生產和消費結合起來,用生產來滿足消費,用消費來促進生產。輕工業要堅持按社會需要生產,在國家計劃指導下,進一步加強計劃性,克服盲目性。商業部門應該在國家計劃指導下,樹立為生產服務的觀點,合理組織網點,改進商品調撥,積極擴大銷售。今后應當采取多種形式,有些產品可以繼續包銷,有些產品可以由商業部門選購,有些產品可以由工業部門自銷,新產品則由工業部門展銷。產銷環節不能搞得很死,要有利于生產的發展。改變目前輕工業出口產品產銷脫節的最好辦法,是實行工業和外貿合一。這樣做,經營環節少,生產改進快,交貨周期短,易于做到產銷對路,可以多生產,多出口,多換匯。
當前,輕工業生產的形勢很好,有利條件很多,全國人民對輕工業部門寄予很大的希望。我們相信,輕工業系統的干部和職工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偉大斗爭中,將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選自1979年2月20日《人民日報》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