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在线观-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www.国产福利|www.xfjewelry.com

華國鋒紀念網 > 回憶緬懷

鄧兆云 閆國太:華國鋒與石門血吸蟲病防治

2009-08-01來源:常德史志編輯:

 

鄧兆云、閆國太   為湖南省地方老干部


血吸蟲,是長在釘螺(形狀象釘子,只有谷粒大小)里,肉眼不能看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一種蟲(醫學名詞叫中間宿星)。這種蟲在水里極為活躍,它從釘螺內跑出來,鉆入人體皮膚里,使人體全身無力,肝脾腫大、腹脹、腹瀉,患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死亡。主要在我國長江兩岸地區流行,但有的人到死也未查出得的什么病。

1954年,石門縣易市鄉雙溪村的劉光群,20多歲,患有大腹病,越來越嚴重,父母將他送到津市人民醫院檢查,才知道他患的是血吸蟲病。津市人民醫院馬上將情況上報地區,地區上報省里,后來通知石門,石門是血吸蟲疫區。疫情上報后,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據石門當時患有大腹病的區鄉調查,全縣8個鄉有血吸蟲疫情。比較嚴重的有花藪、盤市、蒙泉、白洋湖、官渡橋五個鄉。易市鄉主要是雙溪、雙溪坪、軍垱村;蒙泉鄉主要是水制村,患病者大部分是男性,因為男性在田里勞動得多,女性患者少。當時官渡橋有個村男的死得不少,都在20歲至30多歲,感染后就死了。人們把這個村叫做寡媽嘴村,現改名叫漢風村。

當時石門縣患血吸蟲病的有12000多人,前后因此病死去的有3000余人。那時湖南也不是只有石門縣有血吸蟲病患者,但在一個人口較少的山區縣,竟有一萬多名患者,死了那么多人,是十分嚴重的,引起了國家、省、市、縣高度重視。石門縣當即成立了防治血吸蟲病的血防站,并在蒙泉鄉、官渡橋鄉、易市鄉、雙溪村分別建立了血防組,進行血吸蟲的防治工作。


(一)

中共中央血吸蟲病防治總部,設在上海。1956年12月份要在那里召開血吸蟲病防治會議。當時任湖南省文衛辦主任的華國鋒看到石門縣疫情報告后,引起了高度重視。當年10月25日,華國鋒帶領秘書、省血防辦主任趙暢、常務副主任劉高科,乘一輛吉普車從長沙趕到石門進行血吸蟲病防治的調查研究,中午時間到石門。當時任石門縣委書記的趙樹立,縣委副書記賀敏功,副書記、縣長呂定元,縣衛生局副局長鄧兆云等一同接待了他們一行。華國鋒在縣委會食堂開了中餐后,來不及休息,就驅車到血吸蟲疫情地區易市的雙溪村,看望和慰問了血吸蟲病患者劉光群,與他進行了親切交談。當了解到他是在津市人民醫院檢查出來的,此前血吸蟲病不知死了多少人,華國鋒為之震驚說:“我們的群眾死了還不知道患的是什么病,這說明我們的工作有失誤啊!”隨后又看望了幾位患者,與他們一一交談,并親自做筆記。晚上回到縣委,下車后,他首先是在縣委機關食堂閻國太會計那兒為同去的工作人員買好餐票。并吩咐,生活不要超標,要節儉,不要搞特殊化。閻國太同志每餐備的是三菜一湯,他們一行吃得非常可口。華國鋒吃了兩餐后,對閻會計說:“小閻啊,生活標準如果偏高了,我是一定要補上的,不能讓你們吃虧。”住宿上,住的當時的縣委招待所。

在調查期間,華國鋒一行,每天早餐后,在縣衛生局副局長鄧兆云陪同下,串村入戶,因為當時各村公路未通,全部是步行,先后到雙溪、雙溪坪、軍垱、共和、團結、易興5個村,每到一個村,先看望感染者,再調查疫情,調查群眾,每天要召開兩次群眾和村組干部座談會,傾聽群眾的疾苦與呼聲,每次會議他親自做筆記,還到了與石門交界的臨澧縣新安鎮進行走訪疫情,閻國太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楚,當時在新安集市上用午餐,10多人吃了30元,華國鋒親自結了帳。

華國鋒每天晚上第一件事是自己整理筆記,并叫身邊工作認真整理,寫成可信的調查報告。閻國太回憶說:“華國鋒為人謙遜,說話風趣。一天晚上同他們打撲克,先是帶帽子,后來畫烏龜,華國鋒親自畫王八,他背有點弓,他風趣地說:“這就是我。”鄧兆云同志回憶說:“同他一起下鄉,他從不批評同事,對群眾親切、問寒問暖,開座談會時,認真聽取群眾意見,一一記下來。”


(二)

10月28日,華國鋒一行回省城前夜,由縣委召開了專題會議,認真聽取了省調查組一行的調查情況,華國鋒同志作了重要指示,他說:就石門縣的血吸蟲病防治問題,縣里要加強領導,要關心群眾,消滅釘螺,不消滅中間宿主,血吸蟲病就不能治好。要遵循毛主席指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解除人民的疾苦。回省里后,我會爭取省里重視,要撥錢,多供應藥物,實實在在的打好消滅血吸蟲病的殲滅戰,要把水田改成旱地,老河溝要填掉,池塘要填掉,杜絕傳染源。隨后縣委、縣政府對血吸蟲病防治工作作了具體布置,華國鋒同志十分滿意。


(三)

10月29日,華國鋒同志一行啟程回長沙。走時,閻國太同志為華國鋒送了一口長一米、高一尺刷了清漆的杉木箱子。華國鋒同志堅持要給小閻50元現金,在縣委書記和縣長的一再勸說下,他才收起50元錢。

華國鋒同志回長沙后,根據石門血吸蟲病調查情況,結合全省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寫了一篇調查報告,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并向省作了匯報,爭取資金、藥物,直接撥付到石門縣血防辦用于設施建設和防治工作。

石門縣委、縣政府根據華國鋒的指示,在原來的工作基礎上更進一步布署安排,向血吸蟲病傳染區域內派了80多位干部,到官渡、易市、蒙泉給病人打針、送藥,動員群眾滅螺,將血防組醫務人員配齊,健全機構,將老河道埋掉改道,并在上面撒上五氯芬納,傳染區域把水田全部改成旱地。1956年底,全縣投入7萬多個工日來減少傳染源,血吸蟲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鄧兆云同志1956年至1958年間,經常到省里參加血吸蟲病防治會,華國鋒同志都親切接見了他,并親自召開座談會,要求鄧兆云現場專題匯報石門血吸蟲病防治情況。1959年華國鋒當了省委副書記,鄧兆云到省里開會同樣到省委招待接見了他,詢問石門血吸蟲病防治情況,問得非常具體,并在省里又為石門爭取資金,給予經濟支援。1958年石門縣由于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病人減少了,杜絕了病源。鄧兆云同志由省委副書記萬達帶隊赴北京參加了全國勞模會議。后來華國鋒調入北京,華國鋒專題向趙廳長了解石門血吸蟲病防治情況,詢問了鄧兆云的近況。回省里后,趙廳長專門寫信到當時任雁池黨委副書記的鄧兆云同志那里,轉達華主席對他的問候。


(四)

華國鋒的石門之行,對石門人民的情感,至今許多當年同他一起調查工作的人都記憶猶新。閻國太同志回憶說:“當時石門正在整風整社,常德市委財貿部長、市委常委水一軍同市委書記楊俊忠在石門辦點,那時嚴重缺紙張。工作隊向石門縣委要紙,閻國太實在是無法找到紙,水部長說:“你們舍不得花錢。”閻國太回答說:“你們不批錢,石門哪有錢?”當時在石門的華國鋒同志知道此事后,批評了楊書記:“你身為領導,你怎么推到辦事員身上?”當時華國鋒的愛人(姓韓)在省商業廳任計財科長,華國鋒親自寫條子要小閻找省輕工業廳,閻國太拿著條子,乘著一輛卡車,找到了華國鋒妻子。她十分熱情地接待了石門客人,并為石門批了12令紙,3塊上海手表,12把藤椅,當時24級干部只拿38.5元,那所有的貨物價值300多元,為石門解決了重大問題。

上世紀六十年代前,那時的縣委書記、部長都須配備槍支裝備,可石門縣委書記就沒有。1963年由閆國太出面又找到華國鋒,親自寫條子,找到曾任過縣委委員、糧食局長的南下干部李志山,他調到了湘西兵工廠任黨委書記。李書記看到華國鋒親筆信后,為石門支援了五四式手槍5支,子彈100發。

華國鋒所為石門辦的實事,都源于他的石門之行結下的不解之緣。■

(該文摘自常德史志網2009.07.14 石門縣黨史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