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在线观-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www.国产福利|www.xfjewelry.com

華國鋒紀念網 > 人生往事

華國鋒在革命戰爭時期往事:群眾合作社

2011-02-16來源:出版圖書編輯:國鋒偉業

有一天,華國鋒同志來到西冶川,把縣委的一個財務干部和魯沿村的村長老閻找來,拿出一張《抗戰日報》對他們說:

“這回,交給你倆一項光榮任務!”

“甚任務?”

“辦群眾合作社。”

聽到這個新鮮名詞,他們不禁問:“甚叫群眾合作社?”

華國鋒同志把手里的《抗戰日報》遞給他們,解釋說,這是革命導師列寧在一篇叫《論合作制》的文章里提出來的。眼下,咱們毛主席號召我們組織各種合作社,解決群眾的困難,改善人民的生活,粉碎敵人的封鎖。縣委決定在你們魯沿村辦一個合作社。

聽到縣委的決定,這兩個年輕人心情十分激動。他們體驗過“做飯沒有火,點個柴火跑過街”的艱辛,吞咽過缺鹽沒油的苦菜飯,身受過“一件羊皮四季穿,冬做棉衣夏做單”的生活。他們感受最深的是,敵人用經濟封鎖的手段,弄得根據地人民日常生活用品嚴重缺乏:沒有鹽、堿,沒有棉、布;而今,共產黨、毛主席發出號召,想出辦法,華國鋒同志親自領導,為他們解決困難。兩相對比,他倆激情滿懷地表示:“行,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華國鋒同志又叮囑說:萬事開頭難,希望你們好好研究。這里頭沒有什么高招妙訣,只有一條要牢牢記住,就是:老老實實為群眾服務。

兩個年輕人星夜趕回魯沿村,把華國鋒同志的話來了個現躉現賣,立即召集群眾開會,動員群眾入股,說明辦群眾合作社的意義。

不幾天,西冶川的“群眾合作社”辦起來了。山里的群眾第一次用上了自己合作社里的火柴、油鹽、棉花和堿。

世界上的事情沒有一帆風順的。合作社辦起來不久,新的問題出現了。買來了棉花,山里的群眾不會紡線、織布華國鋒同志又找到合作社的老閻,布置說:群眾合作社,就是為群眾嘛。你們買了棉花,還要想法教群眾紡線織布,這樣才能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

老閻心想:對呀,光買來棉花,不紡線織布有甚用?老華為人民想得深,想得細,想得多啊!于是,他和群眾合作社的同志一道,弄木料,找圖樣,請木匠做成了紡車和織布機,教群眾學開了紡線織布。時間不長,魯沿村里到處都可以聽到“嗡嗡”的紡線聲和“咔啦、咔啦”的織布聲,不到半個月,村里就自制了幾十架紡車和織布機。原先缺衣少穿的群眾,這會子穿上了自己織的土布做的新衣裳。

冬天,山里風狂雪大,不能下地干活。華國鋒同志利用在水峪貫辦冬學的機會,請老閻在會上介紹魯沿群眾合作社的經驗,號召其它村子的男女老少向魯沿村學習。后來縣里又在沙溝開會,華國鋒同志親自組織,讓魯沿的代表介紹他們的經驗,請魯沿的織布能手在大會上表演…

在華國鋒同志精心培育,大力支持下,魯沿群眾合作社這個新鮮事物,在西冶川、大川、原平川、屯蘭川遍地開花,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群眾說起快板,稱贊群眾合作社:

一間土屋不甚大,

賣火賣油賣棉花,

樣樣給咱送方便

不騙不賺為大家。

人人都說“合作”好,

齊聲稱贊咱老華!


備 注:該文摘自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785月出版的圖書《華主席在戰火紛飛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