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傳》借張玉鳳之口說出否定意見,有些蹊蹺』
張玉鳳是毛澤東的機要秘書,也是毛澤東晚年最倚重的人,對毛澤東晚年的歷史的說法被認為具有權威性。因此,在中央文獻研究室主持撰寫的《毛澤東傳》中,她的回憶常常作為重要史料根據。書中關于“你辦事,我放心”的來歷,就引用了張玉鳳的回憶:
除一次外,華國鋒是陪同毛澤東最后那幾次會見外賓的惟一中央領導人。四月三十日晚,毛澤東會見新西蘭總理馬爾登后,華國鋒留下向他匯報近期工作。當時在場的張玉鳳回憶道:“接見后,華對主席說:‘我把外賓送上車,還來同主席談幾件事。’主席說:好。不多會兒,華返回同主席談話,我也在。華對主席說:最近我處理了幾件事,現在有幾個省發生一些問題,我已同政治局的同志研究,作了處理,簽發了中央文件,形勢正在好轉。國際上也有些事。我經驗不多,有事多同政治局的同志商量,看主席有什么意見。主席說:國際上的事,大局已定,問題不大。國內的事,要注意。當時,主席說話已講不清楚了,華國鋒同志聽不明白,我把上面的話重復一遍。隨后,主席又講了一句話,我聽不清楚。主席要紙和筆,我扶著,他在紙上寫道:‘慢慢來,不要招急。’‘照過去方針辦。’‘你辦事,我放心。’當時主席寫這三句話是答復華國鋒同志匯報的幾個問題的意見。后來傳說‘照過去方針辦’是臨終囑咐,‘你辦事,我放心’是指定接班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毛澤東傳(1949-1976)》(下),1778-1779 頁]
而據葉永烈《鄧小平改變中國:1978 中國命運大轉折》一書記載,張玉鳳對此事并不知情。
書中寫道:
據毛澤東的機要秘書張玉鳳回憶,在華國鋒準備公布毛澤東的字條時,作為華國鋒堅決的支持者——汪東興當時曾為這張字條專門找過她,要她證明字條的真實性。
在1976 年,毛澤東的談話記錄者主要是張玉鳳、汪東興和毛遠新三人,而其中最重要的記錄者是作為毛澤東機要秘書的張玉鳳。
汪東興對張玉鳳說,這是政治大問題,是一次政治立場的考驗。但是張玉鳳當時就說:“對這張字條,我沒聽到,我也沒有記憶。”
不過,張玉鳳回憶,自1976 年初起,由于毛澤東病重,常常在和人談話時寫下一些字條作為重點之意,而當時也有人專愛收集這類字條。
由于毛澤東與華國鋒的那次談話,張玉鳳并不在場,所以張玉鳳會說“對這張字條,我沒聽到,我也沒有記憶”。但是,從字條上的字跡來看,那確實是毛澤東手跡。(87 頁)
這樣一來,同一個人對于同一件事的回憶,就出現了矛盾:“毛傳”中張玉鳳是關鍵的在場人物——她要復述毛的話,并且在毛寫這個字條的時候“扶著”毛。而在葉書中,張不在場,“對這張字條”,居然既“沒聽到”,“也沒有記憶”。
“毛傳”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的權威著作,從一般學術規范來說,該書的材料和觀點,都會引起研究者的關注——哪怕你不同意,也應在自己的著作中加以說明。但是,葉永烈對該書中張玉鳳的回憶既不采信也不加注,反而公布了與該書相矛盾的張玉鳳的另一種回憶。顯然,葉永烈認為,自己的材料來源比“毛傳”的來源更可靠!
于是,兩種觀點打架,當事人張玉鳳也不出面澄清,讀者難免如墜云霧。一般說來,像“毛傳”這樣權威的著作,對當事人的回憶是否采信,是非常謹慎的,而且,該書運用當事人的回憶,或是為了陳述事實,或是作為例證闡明觀點,很少藉當事人來表明自己的觀點。但處理張玉鳳的回憶有些例外。
首先,把張玉鳳的回憶插在毛“少量的外事活動”中講述,顯得有些突兀,或者不鄭重。其次,張玉鳳陳述的是包括“你辦事,我放心”在內的三張字條是怎么來的。講完事實后特意強調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當時主席寫這三句話是答復華國鋒同志匯報的幾個問題的意見。后來傳說‘照過去方針辦’是臨終囑咐,‘你辦事,我放心’是指定接班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給人的感覺是,該書引用張玉鳳的回憶,就是為了藉張之口說出這一結論。
依我的理解,“毛傳”這樣處理史料,顯然有自己的考慮:
第一,該書在藉張玉鳳之口說出“‘你辦事,我放心’是指定接班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后,并不跟進自己的觀點,顯然是留有余地。
第二,在張玉鳳說出“‘你辦事,我放心’是指定接班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結論時,華國鋒已經以毛澤東的接班人身份開始掌管國家大事了。人們知道,“符合事實的”說,這當然是毛指定的。這樣說來,讓張玉鳳特意從“你辦事,我放心”字條上強調這一點“不符合事實”,“毛傳”是有意而為。
第三,以“毛傳”編者所擁有的檔案材料的優勢來說,要否認“你辦事,我放心”是毛指定接班人的根據,不是一件難辦的事情。“毛傳”編者不用檔案材料來否認,而借助張玉鳳的回憶來說事,那么,或者檔案材料中確無記載;或者檔案材料中的記載無法支持這個結論,甚至可以得出相反的結論。(未完轉下一篇)
(該文摘自《炎黃春秋》雜志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