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古并喜實先生、黑田壽男先生、,藤山愛一郎先生、宮川寅雄先生、岡崎嘉平太先生、茅誠司先生,
各位朋友:
我是應日本政府的邀請前來貴國進行正式訪的。今天能夠在這個大廳里同日中友好各團體的朋友們相會,感到十分高興。我非常感謝各位朋友的盛情歡迎和日本政府的好意安排。我愿借此機會轉達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衷心問候和良好祝愿。
日本各界人士為發展中日友好事業而先后成立的許多日中友好團體,不論成立的時間或早或晚,都在各領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中日邦交正?;?、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擴大和發展兩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一向給予高度評價。
中日邦交正?;郧?,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困難歲月里,日中友好團體的朋友們和許多有識之士,不辭艱辛,披荊斬棘,為兩國的友好事業開辟了道路,并且一貫堅持著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方向。一些先驅者為兩國人民的友好事業,不畏艱難險阻,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獻身精神是永遠值得兩國人民尊敬的。
朋友們前赴后繼、堅持不懈的努力為中日邦交正?;於肆己玫幕A,準備了有利的條件,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朋友們所建立的歷史功績。當年周恩來總理用“飲水不忘掘井人”這句古話,表達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對老朋友們的深情厚誼。周恩來總理生前曾殷切期待有機會重訪貴國,親自向朋友們表示謝意,但遺憾的是這一宿愿未能實現?,F在我有機會來完成這珍使命感到非常榮幸。請允許我代表中一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所有為中日友好事業盡過力的日本朋友表示誠摯的謝意,對已故的先驅者表示探切的懷念。
中日邦交正?;院?,特別是締結和平友好條約以來來,我們兩國關系的發展是順利的。兩國政府簽訂了貿易、航空、海運、漁業、文化和科技等各項具體協定。一九七九年的雙邊貿易額增加到六十多億美元,比一九七二年增長了五倍。兩國之間的人員往來不斷增加,去年一年就近十萬人次。兩國政界、經濟界、輿論界、文化界、宗教界以及工會、農民、婦女、青年等各卜方面的友好和也都有了新的發展。兩國地方政府之間的聯系不斷密切,已有十四對對城市相繼建立了友好關系??茖W技術、文化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內容更加豐富。近幾年來我們兩國關系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是過去任何歷史時期都無法比擬的。中日友好合作正在向著新的深度和廣度前進。
中日友好事業有著深厚的基礎。我們兩國人民兩千年前就開始往來。尤其在中國的隋、唐兩代即日本的天平、平安時期,兩國互派使者,交流文化,達到了高潮,為中日關系史寫下了光彩奪目的篇章。在這三百年間,日本派幾出的遣隋使、譴唐使達二十余次,數以千計的日本留學生、學問僧等云集長安,同中國人民朝夕相處。貴國的著名學者阿倍仲麻呂和中國的大詩人李白、王維等結成莫逆之交。阿倍才高望眾,曾任唐朝高官,終因歸國不成而埋骨長安。這些史實都說明中日之間的友誼是源遠流長的。
最近,在日本朝野的極大關懷下,唐代高僧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成了兩國友好關系戶的一件盛事,鑒真發誓東渡,百折不回,是由于他深為日本友人的誠摯邀請所感動。他在傳授佛教戒律的同時,還傳播了中國的文學、醫藥、建筑、雕刻和書法等方面的成就,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盡管中日兩國近百年來有過一段不幸和不愉快的經歷,但兩國人民的友好來往從未間斷。中國立志改革的人們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大批地來到日本尋求救國之道。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天先行者孫中山多次來到日本,得到許多日本朋友的熱情援助和支持。中國當代革命的偉大領導者李大釗、周恩來,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郭沫若,年輕時都在日本留過學。 中國留日學生最盛時達到萬人之多,他們在學習期間結交了許多良師益友,得到誠摯的關懷和幫。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的感人描述是這一時期友誼的生動反映。
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這種傳統友誼在國際關系史上也是罕見的。正如郭沫若寫的詞中所述,“情比肺汗,形同唇齒”,“兩千年友誼,不等尋?!薄N蚁嘈?,我們兩國人民都會為此而感到自豪。
日本朋友們非常關心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事業,我愿在此作個簡單的介紹。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下,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杜義建設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已經確立了社會生義公有制度,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發展了科學文化教育事,增強了國防力量。我們所取得的成就是舊中國根本充法比擬的。但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經濟技術方面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特別是經過十多年的動亂更拉大了差距。中國人民深切地感到,必須把主要力量放在經濟建設上,逐步擺脫貧窮落后的狀態。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我國當前和今后長時期的中心任務,是關系到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的頭令大事。
現在,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形成的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我們能夠集中精力投入經濟建設的可靠某證。我們正在采取各項措施,以保證集體領導的長期穩定性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長期連續性。我們的這些措施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
我們從一九七九年起,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這項工作做好了,將使我國的國民經濟逐步納入有計劃、按比例的高速度發展的道路。我們調整國民經濟的比例關系,已經并姑發揮作用。我們著手改革經濟體制,已經取得初步效果。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地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就一定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
我們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將繼續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的方針。我們將學習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包括日本在內的一切友好國家迸行廣泛的經濟合作。
在進入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各方面的情況是好的,而且越來越好。我們正在制定一九八一年到一九九0年的十年長遠規劃。我們期望從八十年代到本世紀末,我國的落后面貌能夠有一個較大的改變。
我們肩負的任務是極其艱巨的,然而這也正是激勵我們發奮圖強的動力。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堅忍不拔,方向正確,措施得當,我們的經濟建設事業一定會蓬勃發展,日益興旺,把我國逐步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國對外政策的基本出發點充分體現著社會主義根本原則。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為了四個現代化的建設,我們迫切希望有一個和平的的國際環境。中國人民曾經飽受戰爭的痛苦,深感和平的珍貴,決不希望再打仗。但是,綜觀國際形勢的演變,環顧四周事態的發展,我們不能不正視嚴峻的現實。進入八十年代,國際形勢不是走向和平和安定,而是走向更加緊張和動蕩。在亞洲地區,從西亞到東南亞,霸權主義正在加快其稱霸全球的戰略部署,甚至不惜直接采取武力征服和軍事要挾的危險手段。戰爭的因素正在增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受到嚴重威脅。這種形勢迫使我們采取措施,認真對待?,F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意識到戰爭危險,已經采取措施加強本身的防御力量,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中國人民為了保衛自己的獨立和安全,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建設和加強自己的國防力量。我們正在發展少量的戰略武器,目的是為了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對付霸權主義大國的核訛詐。我們充分理解一些愛好和平的國家對國際上戰略武器的發展趨勢所表示的關切。中國政府曾一再宣告,中國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在實現這一目標以前,所有核國家應無條件地承擔不向無核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的義務。我相信,我們的這一立場是會得到理解和支持的。
中日兩國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已將近兩年了。這一條約對加強兩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對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正在產生重大的和積極的影響。中國堅定不移地信守條約的各項原則。中國永遠不稱霸,現在不稱霸,護將來成為強大的國家,也不稱霸。在這一方面,我們不僅承擔了條約義,而且已經作為一項重要國策載入我國的憲法。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在對外關系中一貫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我們認為,謀求霸權,侵略、控制、干涉、欺負別的國家,是與社會主義的原則不相容的,是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稱號相對立的。今我國又是第三世界國家,我們將永遠屬于第三世界,永遠不做超級大國。
現在,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戰爭威脅,己經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任務。中國和日本對維護世界和平,特別是維護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和平都負有重大的責任。我們高興地看到,日本政府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在國際事務中正在發揮積極作用。日本人民熱愛和平,為維護和平的事業,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世界的東方,中國、日本和其他亞太國家人民攜起手來,從各自的立場出發,加強合作,互相配合,將是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巨大力量。
朋友們!我們兩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發展,但同兩國人民的愿望相比這還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前景將更加光輝燦爛。“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一定要把兩國人民的友好事業不斷向前推進。大平總理大臣閣下去年在北京講演時曾經說過:只要我們雙方在今后時代里出現的任何風浪中,都能回顧兩千年來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不失掉相互信賴之心而繼續努力,我們的子孫就能夠在未來的世界上為兩國長久的和平友好關系而自豪。我舉雙手同意大平總理大臣閣下的這句話。我堅信我們這一代一定會大有作為,而不辜負前人和后代。中日兩國人民一定能夠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讓我們為著這一共同口標而繼續奮斗!
謝謝諸位。
(選自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華國鋒總理訪問日本》第21頁)